德钦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建立江河箐沟
上下游防汛联动机制的通知
为进一步强化“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切实提升区域强降雨、超标准洪水等灾害防范应对能力,把“1262”精准气象服务与防汛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把“分头防汛”转变为“联合防汛”,实现“一河防汛”到“流域防汛”的转变,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建立江河、箐沟上下游防汛联动机制。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力做好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一、总体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以及县委、县政府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建立县人民政府政府牵头推动、防汛部门统筹、行业部门指导、乡(镇)村组干部参与,形成快速反应的上下游同步预警、同步调度、递进响应的防汛联动机制,加快构建上游分享信息、下游提前预判、抢先预防灾害的防汛应急工作格局,实现全流域全系统闭环管理,守牢、守好防汛工作底线。
二、工作机制
(一)江河、箐沟上下游联动预警机制。无论是强降雨的重点落区是在江河、箐沟上游、中游或是下游,由各级政府牵头,防办(应急部门)统筹调度重点落区的同时,以流域为单元建立系统思维,针对流域进行系统调度,在调度强降雨落区的同时,同步调度流域内其他区域的防汛措施落实和工作开展情况。
1.同步预警。同一流域内,气象、水务各部门紧密跟踪会商研判,各部门对全流域内各区域实现同步预警;天气预报预警由气象部门负责,江河洪水预报预警由水务部门负责。降水落区跨乡(镇)的由县气象、水务部门负责预报预警;降水落区跨村组的由乡(镇)负责预警。
2.同步调度。在调度强降雨落区的同时,围绕流域区域影响,全面调度流域其他受威胁的地区,延长灾害影响的可预见性,提前做好各项防范准备。影响区域跨乡(镇)的由县防指调度;影响区域跨村组的由乡(镇)调度。
(二)递进式联动叫应机制。上游区域要及时分享信息,及时通知下游做好提前预判,为防御洪水灾害赢得先机。在全力抓好责任压实、监测预警、重点防御以及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等应对工作的同时,全面落实天气预报、水情预报、灾害预警、汛期提示等信息共享机制,通过提前部署、靠前分析、补齐弱项、划定重点等方式,以及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一盘棋”推动防汛工作。
1.递进叫应。按照强降雨及洪水影响,采取“击鼓传花”的方式实现上下游递进式叫应,每个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要明确1名防汛责任人,负责对下游的叫应。在同一流域上游出现强降雨或河道水位明显上涨情况时,上游干部群众要通知下游干部群众。即上游村民小组第一时间通知下游村民小组、上游村委员会通知下游村委员会、上游乡(镇)通知下游乡(镇)、上游县(市)通知下游县(市)。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全方位排查、全天候巡查,形成全流域全系统闭环管理。
2.提前避险。收到上游预警信息后,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通过人防、技防、群防递进式联动通知叫应机制,对受威胁区域内的群众及时组织转移,对独居老人、伤残人士、留守儿童及病人等弱势人群落实“一对一”包保措施,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实现应转早转、应转快转、应转尽转,并妥善安置转移群众。要加强人员转移后的安全管理,严防灾害威胁解除前群众擅自返回,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三)宣传演练机制。引导群众增强安全意识,提醒群众在出行和生产过程中要做好自我防护,提高自救能力,主动防险避险,确保安全出行和生产。定期组织演练,全力营造在防灾减灾中互帮互助,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
1.宣传教育。结合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手机短信平台、广播等有效手段,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警提醒,采取小广播、大喇叭、宣传单、一封信、群众会等管用措施,宣传联动叫应机制要求和安全避险常识及主动参与行为、避险禁止等行为,宣传教育群众密切关注气象预警,主动做好隐患排查,做好安全生产和安全出行,全力配合做好预警避险,真正实现群防群治。
2.定期演练。每年4月30日前,以自然村为单位完成防汛应急避险演练;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实时组织涉及江河、箐沟流域自然村的联动演练,即上下游降雨通知叫应演练,上、下游,左、右岸的互帮互助演练,组织强降雨落区周边的村组对受强降雨影响需要转移的村组进行支援,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每年组织演练不少于1次。影响区域跨乡(镇)的由县防指组织;影响区域跨村组的由乡(镇)组织。
三、工作要求
(一)全面开展排查。各乡(镇)要按照要求对辖区内江河、箐沟周边区域威胁区域的农户、村庄进行全面摸排核实,确保受威胁区域的排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二)制定工作方案。根据排查情况,及时组织制定工作方案预案,细化各项措施的具体负责人,确保预警预报、通知叫应、组织转移、转移管理等各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群测群防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三)坚持典型引路。按照典型引路法,各乡(镇)要认真总结提炼,及时整理典型经验案例做法,健全完善江河、箐沟上下游防汛联动机制。各乡(镇)成功避险情况要及时组织提炼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德钦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2024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