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迪庆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实施方案》
政策解读
迪庆州民政局联合十三部门印发了《关于迪庆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实施方案》(迪民发〔2020〕7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就《实施方案》解读如下。
一、文件出台背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建立健全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2019年11月,省民政厅联合十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立足我省省情,兼顾当前和长远,结合长期以来事实无人抚养制度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拓展儿童福利事业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十三五”期间,以《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为统领,各项儿童福利政策不断完善,政策短板不断补齐,为云南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2019年11月7日,省民政厅联合十三部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2020年11月9日,我局联合印发《迪庆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实施方案》。
二、目标任务
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不漏一人。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第二部分为认定条件和流程,第三部分为保障任务,第四部分为相关要求。
四、惠民利民举措
(一)拓宽认定条件范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均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的儿童,或者父母一方死亡或失踪,另一方符合重残、重病、服刑在押、强制隔离戒毒、被执行其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失联情形之一的儿童。将失联、重病情形儿童纳入保障政策范围。
(二)保障基本生活。按照与孤儿保障标准相衔接的原则确定补贴标准,参照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办法确定发放方式。生活补贴实行社会化发放,按月直接拨付至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本人或其监护人的银行卡或银行账户。集中供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贴直接拨付到福利机构的集体账户。要比照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资金测算方法,通过困难群众救助补助经费渠道对生活困难家庭中的和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给予适当补助。
(三)强化医疗康复保障。对符合条件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按规定实施医疗救助,分类落实资助参保政策。重点加大对生活困难家庭的重病、重残儿童救助力度。加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的有效衔接,实施综合保障,梯次减轻费用负担。符合条件的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可同时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及康复救助等相关政策。
(四)完善教育资助救助。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参照孤儿优先纳入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和教育帮扶体系,享受相应的政策待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列为享受免住宿费的优先对象。纳入控掇保学工作重点对象,依法保障其受教育权益。对于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通过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普通学校就读、儿童福利机构特教班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做好教育安置。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同等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就读高中阶段(含普通高中及中职学校)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优先享受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成年后仍在校就读的,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应政策。
(五)督促落实监护责任。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部门应当依法打击故意或者恶意不履行监护职责等各类侵害儿童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对符合《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部 民政部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4〕24号)规定情形的,应当依法撤销监护人监护资格。对有能力履行抚养义务而拒不抚养的父母,民政部门可依法追索抚养费,因此起诉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民政部门应当加强送养工作指导,创建信息对接渠道,在充分尊重被送养儿童和送养人意愿的前提下,鼓励支持有收养意愿的国内家庭依法收养。加大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力度,及时帮助儿童寻亲返家,督促其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履行抚养义务,保障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将其纳入重点关爱对象。当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每季度应当至少组织一次回访,防止其再次外出流浪。
(六)优化关爱服务机制。完善法律援助机制,加强对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法律援助工作。维护残疾儿童权益,大力推进残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康复、教育服务,提高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康复和特教服务机构等服务平台作用,提供政策咨询、康复、特教、养护和临时照料等关爱服务支持。加强家庭探访,协助提供监护指导、返校复学、落实户籍等关爱服务。加强精神关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社会动员优势,引入专业社会组织和青少年事务社工,提供心理疏导、情感抚慰等专业服务,培养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