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文  号
来 源
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日期
2023-01-28
德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部门预算公开
发布时间:2023-01-28 12:31     浏览次数:4683   
字体:[ ]
打印

监督索引号53342200273300200000

附件2-1

德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年预算公开目录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五、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六、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七、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八、其他公开信息

第二部分 德钦县文化和旅游局部门2023年部门预算表

一、财务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预算表

三、部门支出预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按功能科目分类)

六、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预算表

七、基本支出预算表(人员类、运转类公用经费项目)

八、项目支出预算表(其他运转类、特定目标类项目)

九、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本级下达)

十、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另文下达)

十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算表

十二、部门政府采购预算表

十三、政府购买服务预算表

十四、县对下转移支付预算表

十五、县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六、上级补助项目支出预算表

十七、部门项目中期规划预算表

附件2-2

德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3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1、认真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建立档案、数据库。

2、负责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传承人的申报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标准,指导申报文本修改,进行科学的基础认定。

3、加强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

4、调动社会力量,利用各种有效渠道,深入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宣传工作。

5、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和实施情况 。    

(二)机构设置情况

我部门无共设置2格内设机构,包括:财务室和办公室。所属单位0个。

(三)重点工作概述

以普查申报为基础,完善名录体系建设。

1月 10 日至 20 日赴昆明完成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工作,我县单独申报 6 个项目,与州中心合力申报 3个项目,共 9个项目于2022年6月完成公示,申报通过率突破历史记录,目前省人民政府未下发正式公布文件。根据迪文[2022]58号文件要求,7月起组织乡镇开展第六批州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9 月 15 日完成申报资料收集工作;10 月 15 日组织县级专家评审推荐会,共通过 23 人;10 月 20 日赴州非遗中心完成申报资料提交工作,11 月 22 日至 24 日州文旅局完成州级评审工作,11月2日进行公示,我县通过 13 人,其余未通过人员中取扎、别牛、五九三人我中心已提交了复议申请。根据云文旅联发[2022]14号文件要求,我中心联合县人社局、乡村振兴局于9 月组织开展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遗工坊申报工作,通过乡镇推荐、资料审核、实地调研核实、公示等程序后,于 9 月 28 日将符合条件的德钦县民族用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申报资料提交至州文旅局,目前评审结果还未公布。

以培训提高为抓手,培优训强非遗保护传承队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6月23日,我中心组织召开了 2022 年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荐申报工作培训会,乡镇文化站非遗业务骨干 10 多人参与培训。通过文件学习、申报知识解读、田野实践等方式,促进全县非遗业务骨干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创新培训工作方式方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资料补充调查期间,向传承人零距离培训讲解非遗法和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相关知识,共涉及 40 余人。11 月 15 日至 21 日,联合图书馆在县文化馆组织开展德钦县第四期藏族史诗“格萨尔”培训班,本次培训转变往年培训思路,从教室到舞台,从书本学习到实践演练 ,将格萨尔《加岭传奇》中向宛大臣归故、认亲等故事情节通过角色扮演形式进行集中培训演练,以促进格萨尔史诗传承方式多样化,从而培养真正掌握核心技艺的传承人。

以抢救记录为手段,强化非遗传承保护措施。

为进一步建立完善我县非遗资料档案,助推《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构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我中心于 4月 21日起启动实施“2022年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资料补充调查记录和档案建设”工作。通过走村入户,完成了全县 40 多个非遗传承人访谈和 4 资料收集工作,共整理文字 5 万余字,并将成果用于非遗传承人档案建设,以及后期公开出版《德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第一卷。7月底至8月初开展县民宗局少数民族文化发展项目《德钦藏族传统民歌抢救性记录》工作,历时10余天时间完成了德钦传统民歌影像记录工作,内容包括歌词、曲调、舞蹈动作以及唱跳场合、组织方式、结构程序等,并同步推进传统民歌歌词藏汉双语翻译整理工作,为后期公开出版《德钦传统民歌集》奠定基础。

以理论研究为支撑,加强非遗传承传播力度。

7 月 11 日,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代表李继群老师率研究生到我中心洽谈《阿墩子记忆》调查记录和出版等战略合作事宜,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大主线,启动《阿墩子记忆》第一阶段调研工作。调研组通过深入社区以参与、观察、访谈等形式,分别从阿墩子历史沿革、茶马文化、红色记忆、街景、民居建筑以及礼仪习俗等方面 进行调研,历时 10 余天,初步对阿墩子古城历史文化存续状况和变迁过程有了基本了解。后期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计划组织相关人员赴我县落实工作,在前期调研基础上双方将进一步细化合作模式,并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但受疫情影响,第二期调研工作未开展,预计明年开春后启动。7 月 24 日至 8 月 5 日,我中心聘请云南省非物质文化 遗产田野调查培训班指导教师、中央音乐学院吴琼博士深入六乡两镇开展德钦传统民歌专题调研工作,详细了解了德钦民歌流传情况、分布区域、存续状况、基本内容、艺术特点、价值功能等内容,并撰写调研报告 2 万余字。7 月委托德钦籍藏学专家开展了德钦藏族传统饮茶习 俗调研工作,主要用于文旅融合和非遗名录项目申报工作,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中。10月22日赴燕门乡禹功寺调研藏族传统造纸技艺以及禹功村民间手工纺织技艺等项目,并计划后期用于非遗项目申报和文创品开发利用。

以宣传展示为载体,激发非遗传承活力。

3月21日赴云岭乡西当村荣中小组开展州级非遗保护名录藏族“舒古尼苏节”传统民俗调查活动,收集了图片资料并在《德钦非遗》微信公众号报道了一期简讯。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现德钦脱贫攻坚成果和各族儿女幸福新生活,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 年 2 月 13 日至 17 日,由我中心联合州非遗中心推送的 “藏族传统敬茶歌《甲勒》”节目代表云南涉藏地区赴四川成都参加《情满高原》2022 年康巴卫视藏历水虎新年联欢晚会节目录制,用生动的歌词,美妙的声音,表达高原儿女心向党、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展示世界的香 6 格里拉璀璨的历史文化。按照 2018 年确定的方案,联合升平镇文化站完成每年 5 月至 10 月每周二、四、六晚“德钦藏族传统弦子歌舞常态 化进社区传习交流活动”,每周参与人数累计超过200人。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仪式,助力乡村振兴,坚定文化自信,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根据国家、省、州相关要求,5 月 30 日上午 9 时,我中心在飞来寺观景台开展了以“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 和“文物保护时代共进人民共享”为主题的“德钦县 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暨第八届梅里神山祭祀日活动”,并组织领导嘉宾参观了德钦弦子传习中心、格萨尔传习中心、革命历史陈列馆以及县图书馆“德钦 特藏”展。5 月 18 日至 6 月 6 日在《德钦非遗》微信公众号 开设了以非遗法律法规知识为主题的《普法小课堂》,多渠道宣传了非遗法律法规知识。6 月 9 日下午,联合文管所在县城老医院活动广泛开展了非遗、文物图文展览、德钦藏族 弦子歌舞进社区展演以及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宣传活动,期间我中心发放了非遗知识宣传册 300 多份。6 月 8 日至 11 日安排六乡两镇、德钦县各中小学组织开展文 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共发放活动宣传册 2000 余份,悬挂横幅标语 13 条,报道活动简报 13 篇。6 月 11 日 至 13 日,组织德钦县金沙江片区 4 个藏族锅庄队赴香格里 7 拉市参加迪庆州 2022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 动。6 月 12 日至 13 日协助德钦县教育体育局组织开展了德钦县第六届格萨尔射箭节,并安排技术人员拍摄记录了射箭活动视频素材。为加强做好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 建工作,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乡村振兴建设成果,厚植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以良好精神和优 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9 月 28 日,我中心组织全县 20 多个艺人在县城录制了以“喜迎二十大;乡音颂党恩”“乡音传乡情;颂歌新征程”为主 题的 2022年德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民歌)进社区线上展播节目,并于 10 月 10 日至 26 日,在德钦县融媒体中心视频号平台完成线上展播工作,共展播节目 26个,部分节目推送至迪庆学习强国平台和转载到《德钦非遗》微信公众号。完成《觅籍与寻忆关于德钦的“格萨尔”》书籍出 版工作对接以及书稿修改等工作。资助完成《羊拉锅庄》数字音像和《德钦县南佐村史》出版工作。持续推进德钦县老医 院广场 5月至10 月每周二、四、六晚 7 时至 9 时,以“生活中的弦子”为主题的藏族传统弦子歌舞进社区常态化传习交流活动。虽受疫情影响,但活动参与人数比往年剧增。全年在《德钦非遗》微信公众号宣传报道信息 39 条,其中工作动态信息 14 条、普法小课堂知识 6 条、喜迎二十大主题节目 19 条。

以整体性保护为目标,推进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创建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做好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进工作,确保国家级复核验收工作顺利进行,我中心积极响应上级要求,拟定了我局关于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 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德钦地区氛围营造方案,并于 6 月 24 日上午召集六乡两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安排部署了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推进工作;6 月 26 日完成了县城内重点区域宣传活动点拟定及资金预算;6月27日完成《德钦县人民政府关于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 区建设氛围营造的通知》以及《德钦县委办公室 县人民政 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德钦县建设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 护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件起草并提交工作。7 月 8 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和电视台发布了“关于积极参与创建 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倡议书”,微信公众号阅读人数达 1400 多人。8 月 22 日起向各成员单位发放了保护区问卷调查线上答题表,截至目前答题人数为 885 余人。10月份在县城主要交通路口增设三个宣传标语以及德钦弦9子传习中心、金属铸造技艺综合传习中心、飞来寺梅里神山祭祀点设置了标识牌,11月份定制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 验区宣传氛围营造纸杯 30000个和防疫口罩 10000个,并发放到各成员单位,同时,正在编辑《国家级迪庆民族文化生 态保护实验区建成成果汇编》资料,预计年内完成。

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23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额供给单位1个、差额供给单位0个、定额补助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额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0个、参公单位0个、事业单位1个。截止2022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3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工勤人员编制0人,事业编制3人。在职实有3人,其中: 财政全额保障3人,财政差额补助0人,财政专户资金、单位资金保障0人。

离退休人员 0人,其中: 离休 0人,退休 0人。

车辆编制0辆,实有车辆0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23年部门财务总收入 97.3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97.3万元,政府性基金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0万元,非同级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入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

上年度部门预算财务总收入90.1万元,本年度97.3万元,总收入与上年对比增加7.2万元,主要原因分析与上年对比:主要原因为事业单位的目标绩效人均年增加3800元以及基本工资调标增加导致工资福利支出增加和与之匹配的社会保障支出,住房公积金增加。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23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97.3万元,其中:本年收入97.3万元,上年结转收入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97.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益财政拨款0万元。

与上年对比增加7.2万元,主要原因分析与上年对比:主要原因为事业单位的目标绩效人均年增加3800元以及基本工资调标增加导致工资福利支出增加和与之匹配的社会保障支出,住房公积金增加。

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23年部门预算总支出97.3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97.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0.4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了4万元,主要原因分析为2023年社会保障支出与工资福利支出较上年增加;项目支出16.9万元,与上年对比增加了3万元,主要原因分析为2023年非遗保护经费比2022年多3万元。

(一)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功能科目分组,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功能科目(2080505)支出7.8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支出功能科目(2070104)支出03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支出功能科目(2101102)支出0.05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工伤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功能科目(2101102)支出3.6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公务员医疗保险支出功能科目(2101103)支出1.9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公务员保险。

大病医疗保险支出功能科目(2101199)支出0.08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大病医疗保险。

住房公积金支出功能科目(2210201)支出6.2万元,主要用于职工住房公积金。

文化创作与保护(2070111)支出77.7万元,主要用于单位基本工资和项目支出。

(二)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情况

基本支出80.4万元,项目支出16.9万元。

五、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六、部门“三公”经费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合计0.4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具体变动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德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2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为0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增长0%,共计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个,因公出国(境)0人次。

(二)公务接待费

2023年公务接待费预算为0.4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国内公务接待批次为0次,共计接待0人次。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非遗中心2023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0万元,较上年增加(减少)0万元,增长0%。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增长0%;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0万元,较上年增加0万元,增长0%。共计购置公务用车0辆,年末公务用车保有量为0辆。

七、重点项目预算绩效目标情况

八、其他公开信息

(一)专业名词解释

1.预算:经济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年度集中性财政收支计划。

2.基本支出:指部门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

3.项目支出:指部门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而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

4.“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

5.一般预算收入:是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并由国家机关支配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

6.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国家行政法规和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的规定,为支持某项事业发展,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批准,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资金。

(二)机关运行经费安排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德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22年机关运行经费安排0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2023部门资产总额1.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6万元,与上年相比,本年资产总额增加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增加0万元。处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账面原值0万元;处置车辆0辆,账面原值0万元;报废报损资产0项,账面原值0万元,实现资产处置收入0万元;流动资产0元,对外投资及有价证券0万元,在建工程0万元,无形资产0万元,其他资产0万元,资产使用收入0万元,其中出租资产0平方米,资产出租收入0万元。鉴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精准数据,需在完成2022年决算编制后才能汇总,此处公开为2022年12月(2023年1月上报)资产月报数据。

监督索引号53342200273300200111

主办:德钦县人民政府 承办:德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行政中心4楼 运维电话:0887- 8412190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