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馨提示:2023年11月6日至2023年11月12日政府网站群进行无障碍适老化改造,若有异常,敬请谅解!
新闻中心
乡土文化能人 | 指尖丹青:藏族装饰彩绘传承人巴松的守艺与新生
发布时间:2025-09-29 08:44
来源:德钦县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55
字体:【
分享:

在涉藏地区的寺院、民宅中,总有一抹浓烈鲜活的色彩引人注目——那便是藏族装饰彩绘。它不只是美化工艺,更藏着藏族人的信仰与生活智慧。巴松系德钦县霞若傈僳族乡人,是藏族装饰彩绘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今年是他与装饰彩绘相伴的第三十九个春秋。

微信图片_2025-09-29_084345_304.png

一、初遇:叩开彩绘之门

巴松与彩绘的缘分,始于13岁那年。自1986年小学毕业后,巴松随村里画师学习壁画构图及装饰彩绘技术。1988年,他觉得彩绘技术不成熟,认为提升技艺需要学藏文。1989年,前往中甸佛学院学藏文3年,深入研究藏传佛教,熟悉佛教历史和佛像特点。1995年,经朋友介绍,他与师傅白玛初旺到东竹林寺、松赞林寺、德荣牟迦寺学习壁画和彩绘技艺。2000年,他带徒弟到丽江、泸沽湖为当地民房、寺庙进行装饰彩绘。通过不断实践操作愈发娴熟,装饰彩绘技术获得了百姓的认可。

微信图片_2025-09-29_084357_163.jpg

二、筑基:读懂色彩结构

色彩上,装饰彩绘有着独属于高原的大胆浓烈,苯教以颜色象征三重宇宙结构,巴松将其色彩暗示用于藏式建筑装饰,形成固定颜色思维,所以其彩绘基本用白、黄、红、黑、蓝五种颜料。颜色艳丽却在搭配中透着莫名的和谐——就像高原的蓝天与油菜花田、雪山与红寺庙,浓烈却纯粹,充满生命力。结构上,尤其在木结构空间,能按主人要求构思绘制图案。彩绘以线为主要媒介,先勾勒图案再上色。在寺庙不同位置,他能按佛学及绘制方法用不同图案表达寓意;对于固定居民住宅,他依据技艺、民房特点和主人意愿绘制图案,线条清晰,使房屋美观,体现主人审美与对美好生活向往。

微信图片_2025-09-29_084401_108.jpg

三、实操:让彩绘走进生活

巴松精通藏族壁画及装饰彩绘,擅长绘制度母”“观音”“坛城等壁画,其作品清新雅致、栩栩如生。2006年至今,一直从事装饰彩绘工作,新建的达摩祖师洞壁画、达摩祖师洞佛光学院、德荣牟迦寺、松赞林寺部分寺庙的壁画均有巴松的作品;霞若乡大部分民间房屋的壁画以及房屋的门、窗等藏式装饰也均由他绘制。

微信图片_2025-09-29_084405_291.jpg

四、传承:把手艺教给更多人

这门手艺的传承,靠的是口传心授的匠心,巴松说:只要有人学,这手艺就断不了。可现如今,受外来文化影响,学习藏族装饰彩绘的年轻人有所减少,在霞若地区仅巴松掌握此项技艺,所以他始终秉持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主动承担起传承藏族装饰彩绘技艺的责任,悉心向青年群体传授相关技艺,确保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发展。通过定期组织开展壁画彩绘文化宣讲活动,以及持续为玛尼堆、玛尼石进行彩绘维护等工作,切实推动了藏族壁画与装饰彩绘技艺的保护传承,让藏族建筑上的色彩与符号,从自己的指尖,传到下一代的掌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