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霞若傈僳族乡人民政府)

索引号
01528769XB/201900133
文  号
来 源
霞若乡
公开日期
2019-07-31
霞若傈僳族乡人民政府 2019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9-07-31 10:31     浏览次数:1240   
字体:[ ]
打印

霞若傈僳族乡人民政府2019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的工作要求,加大扶贫帮扶工作力度,转移和消除因干旱天气造成农作物减产而可能导致农民收入减少的实际影响,确保农民减产而不减收,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切实保障已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效,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背景意义

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开展劳务扶贫的路径,加大了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度,劳务输出工作已初显成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为脱贫攻坚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全乡面临着严重干旱的自然灾害,农民减产减收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为了最大限度减轻旱灾的影响和损失,努力使农民群众受灾不受影响、减产不减收入,外出务工是短期内增收最直接见效的办法。开展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变“输血”为“造血”,提高受灾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减少灾害损失,有效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减贫、精准扶贫、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各村委会、各站所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这次大规模外出务工工作作为抗旱救灾的重要手段和任务来落实,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来推进,为巩固全乡脱贫攻坚成效做出更大贡献。

二、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转移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脱贫帮扶与自力更生相结合、抗旱救灾与转移就业相结合,充分利用8月底采摘松茸季节结束,大中专毕业生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录考试尘埃落定的有利时机,有组织、成建制、大规模地开展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外出务工工作。确保在2019年下半年组织我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并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力争农民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有效转移和减少旱灾等灾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三、工作措施

(一)对接岗位信息。积极与州县人社部门农民工工作机构和相关部门汇报对接,并利用省人社厅派驻沿海城市和发达地区劳务输出工作站,获取省内外企业的用工信息,并与企业沟通对接,努力达成用工协议。

(二)动员组织群众。务工时间,9月中旬组织外出务工.务工期限,此次外出务工必须确保至少能务工满3个月。名额分配,以平均每个村20~30人的名额组织务工人员。人选条件,必须具有德钦户籍,年龄在18-50周岁,初中及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同等条件下,优先组织“两后生”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选定程序,有外出务工意愿并符合条件的人员到村报名,由村按名额筛选后报乡党委、政府,乡党委、政府审核汇总后报德钦县劳务输出服务中心。无人报名的情况下,由乡和村负责动员和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按名额报送。确定时间,因需要提前安排交通、保险、对接相关工作事宜,要求各村务必于2019年8月10日前将外出务工人员名单加盖公章后报送霞若乡扶贫办。

(三)抽调工作人员。务工人员根据人数,以50到100人为一组,每组安排2-3名工作人员带队,赴各地务工。工作人员从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乡镇抽调,需同务工人员一道,在务工地在满3个月至,做好服务工作,以便让群众安心务工。

(四)强化技能培训。7月和8月,按照职业技能培训的相关政策,结合用工企业的用工需求,对准备外出务工人员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就业培训政策,每名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每年可享受一次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建档立卡劳动力每年可享受两次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培训补贴从就业补助资金中支出。合理调整培训对象和工种,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培训更加灵活,更加贴近社会要求,更加符合劳动者自身发展需求。按照不同行业,工种,针对基本技能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开展各行业认可的上岗所必需的岗位技能培训。

(五)扩大务工渠道。要针对当前面临的干旱灾情和群众必然减收的实际,动员引导农村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实现增收。要采取各种有效方式,点燃务工人员外出闯市场、开眼界,学技能、施本领、赚外快脱贫致富激情。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积极与上级人社部门和相关部门汇报沟通对接此次大规模劳务输出工作,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 积极争取上海嘉定,玉溪等挂钩帮扶单位的支持,争取在这两个地方输出一批。积极与南京,深圳等发达地区和沿海城市用工企业对接,争取在这些地方输出一批。积极与昆明、楚雄、大理,丽江等省内地州用工企业对接,争取输出一批。由劳务输出服务中心负责,积极与香格里拉的用工企业对接,争取在香格里拉安排务工一批。

(六)落实帮扶措施。根据《云南省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组织劳动力输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村委会、劳务经纪人,可按其组织输出后实际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建档立卡户贫困劳动力人数向输出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为省外转移300元/人,县外转移200元/人,不得重复申请。同时,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到省外务工,可按其实际产生的交通费用申请全额报销(仅限陆路交通),符合条件的人员每人每年可享受一次补助,不得重复申请。非建档立卡务工人员务工途中的交通费用、伙食费、住宿费及建档立卡务工人员外出务工的伙食费、住宿费由县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承担,建档立卡务工人员外出务工交通费由县人社局承担。

(七)强化服务保障。加强对组织化输出人员的跟踪管理和服务,密切与用工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对外出务工人员全程跟踪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和完善跨地域、多方参与的维权联动机制,切实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外出党员达到一定数量的,要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服务、管理工作。结合这次大规模劳务输出,打造“吃苦耐劳、诚实守信、敬业奉献”的德钦藏区劳务品牌形象,增强务工人员在劳务市场中的竞 争力,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的空间、规模和收益。

四、实施步骤

此次劳务输出工作分四个阶段实施:

(一)宣传发动(2019年7月),制定下发此次劳务输出工作实施方案,对劳务输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村各站所负责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动员引导本辖区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踊跃报名。无人报名的情况下,由村负责按最低名额动员和组织符合条件的人员。同时,乡劳务输出服务中心及时将用工企业信息及时反馈各个村,做到随时沟通对接。

(二)确定人选(2019年8月)。各村按照平均每个村20~30人的名额,确定本村外出务工人员名单,并加盖公章后报送乡劳务输出服务中心。乡劳务输出服务中心根据务工人员基本情况、务工意愿上报县劳务输出领导小组。

(三)具体实施(2019年9月—11月)。按照出行务工方案,于9月20日前带领务工人员赴务工地务工。务工途中要特别注意人身和交通安全,教育务工人员遵纪守法,服从工作人员的管理,树立良好的形象。到达务工地后工作人员要及时与用工企业联系对接,安顿好务工人员,签订好用工合同,解决好实际困难,落实好后续服务,让务工人员安心务工。

(四)总结经验(2019年12月)。涉及工作人员要对本次组织劳务输出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在充分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成功的做法的基础上,提高来年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因势利导推进劳动力双向合理转移,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实现外出务工输出组织化、基地化,劳动力就业转移有序化、合理化,把外出务工经济培育为藏区农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五、保障措施

(一)密切协调配合。各村委各站所,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人社和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要牵头抓总,协调对接落实好此项工作。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积极推动劳务输出工作,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这次劳务输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强化宣传引导,强化对这次劳务输出工作的宣传和引导,营造浓厚的劳务输出氛围。结合抗旱救灾工作实际到各村开展工作,深入宣传这次劳务输出的背景和意义,发布务工信息,培训信息、就业信息和相关劳务政策,深入了解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情况,鼓励群众外出务工。

 

主办:德钦县人民政府 承办:德钦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行政中心4楼 运维电话:0887- 8412190
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IE9以上浏览器访问达到最佳效果 本站已支持IPv6/IPv4访问
站内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87-8226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