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脱贫攻坚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三年,自乡村振兴以来,在州、县两级的坚强领导下,为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二者的有机衔接和协同推进,叶枝镇认真落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基本方略,坚持预防在前与后续巩固相结合,坚持依靠外部帮扶和激发内生动力相结合,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叶枝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总结如下:
第一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开展部分: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政策、责任、工作落实到位。
强化主体责任。把考核评估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逐条对照细化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整改任务和整改时限,压紧压实到岗到人,严明工作纪律,确保反馈问题逐一整改、按时销号。自2023年3月该项工作正式开展以来,我镇共上报一月一调度材料21份,按月认真对接相关站所并及时更新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开展自评,总结提炼典型案例,每月上报县级一篇。截至目前已上报典型案例7件,并配合县级做好一月一调度实地调研工作,认真记录相关问题,举一反三,要求全镇各村都按照被检查村发现问题查缺补漏,确保问题整改落地见效。截至目前我镇易地搬迁劳动力转移231人,完成目标任务数224人的103.13%。
(二)积极帮扶低收入人口
1.落实交通补贴政策。根据《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关于实施2023 年转移就业一次性交通补贴及跨省务工劳务补助的工作方案》文件精神要求,规范外出务工劳动力一次性交通补贴、跨省务工劳务补助申报发放程序。针对省外务工的脱贫劳动力、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异地搬迁劳动力及农村低收入劳动力进行宣传,引导符合申请条件的劳动力积极进行申请。劳动力转移相关信息采集后,加强信息比对工作,做到脱贫劳动力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务工情况和相关信息实现统一。
2.扩大就业渠道。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扩大就业,助力帮扶车间发展吸纳就业,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拓展就业,支持脱贫人口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及时兑现跨省劳务补贴及一次性交通补贴,加强与县内外劳务输入地的协作对接,加强组织推动,做细做实后续管理服务,多措并举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中有增。
(三)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1.持续做好防返贫预警监测工作。结合农户自主申报、部门预警、乡村干部走访,由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负责每月开展一次监测对象排查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划分预警级别,截至目前全镇有脱贫户755户2487人,监测户156户472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59户194人,边缘易致贫户88户25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9户28人),2023年上半年新识别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6人,已录入系统并制定帮扶措施。新增风险消除对象2户3人。精准施策。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监管、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的要求,运用好监测成果,分类采取措施,制定一户一方案,进一步抓实监测对象未消除风险户帮扶措施的落实工作,针对未消除风险监测户制定一户一方案,根据制定的一户一方案,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146条,落实过渡期各项政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
2.精准施策。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措施,防止陷入福利陷阱;对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坚持开放式帮扶、兜底保障帮扶和内生动力激发相结合的帮扶政策,不断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共落实帮扶措施115条。严格工作程序。严格把握退出标准,按照“怎么进、怎么出”的要求,规范退出程序,并常态化开展工作调度检查,防止盲目追求风险消除率,杜绝体外循环,确保帮得实、消得准、稳得住。加大对“政府救助平台”的宣传、业务指导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注册率和使用率,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实现“政府找”和“找政府”无缝衔接,及时发现和解决返贫风险;加快申请事项办理,落实过渡期配套政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类别,发展需求等精准施策,确保有人管,管到位,进一步提高办结率。对所有脱贫户、监测户制定好三年增收计划并录入系统,我镇共计847户2199人。截至目前,脱贫户及监测户共制定帮扶增收措施4194条,户均4.95个,其中产业帮扶措施845条,就业帮扶措施833条,金融帮扶措施45条,公益岗帮扶措施535条,综合保障措施1021条,盘活资产措施3条,健康帮扶措施706条,义务教育保障措施140条,教育帮扶措施62条,社会帮扶措施1条,生活条件改善措施3条,已录入云南省脱贫人口收入监测系统。
3.收入测算。每季度收入测算均采取先入户填写收入测算表,再核对,后录入系统,再次核对修改等方式,确保收入采集真实准确,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及时将县级部门反馈的问题数据反馈给各村核实备注,应改则改,实在无法修改的进行备注后上报县级部门处理,经过反复清洗问题数据,数据质量得到有效提高。结合每季度收入测算工作和集中排查工作,核实、核准各类信息数据,健全数据共享联席制度,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在数据录入之前按常规统计口径,按常规统计口径和统计周期,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全覆盖采集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2023年度收入信息,各村驻村工作队、村级干部以入户走访与农户当面询问,按手印获得群众认可,采集本季度的收入测算,做好户、村每季度收入信息纸质台账。
(四)严格落实消费帮扶工作
精准帮扶、用心助农,驻村工作队积极发挥作用。我镇按照制定的消费帮扶活动方案推进各项工作。组织动员全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消费帮扶活动,并积极联系驻村各部门组织消费帮扶工作。截至目前累计消费帮扶526078元,其中拉波洛村挂钩单位农业农村局消费帮扶184178元,倮那村挂钩单位州医疗保障局消费帮扶 168600元,其他村落也在按照各村消费扶贫方案有序开展消费帮扶工作。
(五)积极宣传小额信贷
积极到各个村民小组积极宣传各类贷款,并选择最合适的贷款品种推荐给有需求且有发展能力的农户。对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已积极与村三委对接了解农户资金需求情况,并做到“能贷尽贷”。截至2023年10月底,对全镇存量小额扶贫贷款及惠农贷款共计1043笔,其中小额扶贫贷款252笔,惠农贷款865笔。
(六)加强控辍保学力度
常态化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做到义务教育阶段脱贫家庭学生零辍学、其他家庭学生常态化清零,要防止脱贫户学生复学后新的辍学问题发生。根据上周县教体局反馈的学生名单,叶枝镇有不稳定学生23人,镇控辍保学办及时通知各村开展学生劝返工作,截至目前巴丁村1人、倮那村1人均已返校,其余21人正在劝返中。根据维西县乡村振兴局《维西县2023年“雨露计划”工作实施方》文件要求,全镇2023年春季学期成功申请50名学生,秋季学期目前收到申请材料50份,其中新申请13份,材料齐全已交37份。
(七)迎接3次巡查整改。在2023年度,我办完成3次巡查整改工作,同时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责任清单及报告 。
第二项目工作开展部分:
一、申报项目开展情况
2023年我镇项目申报共3个,批复实施的项目具体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1) 一是涉农申报项目完成情况。2023年共申报涉农整合资金项目1个,合计下达涉农整合资金354.39万元,共实施涉农整合资金项目1个。用于维西县叶枝镇倮那村委会倮那小组2023年美丽乡村项目建设,项目根据资金安排分成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项目合同价2803682.25元,结算价3003589.16元,项目已完工结算,第二阶段项目已完工,预计11月10日验收。
截至目前,涉农项目建设开工率为100%,完工率达到100%以上,项目验收率可达到100%以上,项目实施进度与县级要求同步推进。
(2) 东西部协作申报项目完成情况。2023年共申报沪滇合作项目1次涉及1个项目,下达资金50万元,主要用于维西县叶枝镇巴丁村巴丁组党建活动场所建设项目建设,共投资50万元。截至目前,该项目建设开工率为100%,完工率达到100%以上,已完成项目资金拨付。
(3) 彩票公益金申报项目完成情况。2023年叶枝镇共申报彩票公益金项目1次涉及1个项目,用于叶枝镇拉波洛村拾玖底组、弄瓜组活动室建设项目建设,共投资50万元,该项目已开工,截至目前完成项目进度60%,预计11底完工验收。
二、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一)2023年叶枝镇扶贫项目完成2013年-2021年扶贫项目资产录入系统工作,并完成2022年扶贫资产管理、登记台账、移交等工作。
(二)完成2024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项目库申报工作,做到了规划在前,为项目开展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严格落实村申报、乡审核、县评议及审核流程。
第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彩票公益金项目进度缓慢。2023年彩票公益金下达时间较晚导致项目进度推进缓慢,目前已经加快了项目实施进度。
(二)项目专业知识不足。项目工作专业知识要求高,我办工作人员提升业务综合能力的机会很少,导致很多工作达不到县级部门要求,也不适应现阶段工作需求,整体业务水平能力差,影响工作进度。
(三)宣传、落实不到位。部分基层干部不熟悉村情、不掌握重点工作,部分新轮换工作队员入户走访、宣传政策不够,部分群众对其不熟悉;就业帮扶政策落实不到位,跨省务工交通补助宣传力度不够;公益性岗位管理、小额信贷政策宣传、控辍保学力度等仍有待加强;户收入信息采集质量不高,目前前三季度收入测算工作,全镇前三季度监测户156户人均纯收入12934.36元,其中人均收入低于1万元26户。1-3万元130户,人均收入低于8500元的有3户,其中部分监测对象帮扶措施还不精准,以及脱贫人口监测和帮扶信息更新不及时;转移就业工作落实不到位,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率低,脱贫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推进低。
第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和要求:
(一)加大项目监管、督查力度。1.不断完善和优化项目管理制度。不断优化项目管理制度,规范工程项目实施流程,灵活运用制度推进项目实施,合理安排人员跟进项目实施工作。2.加强、加大对项目的管理工作。抓好项目的整个程序工作,完善对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监督督促机制,明确奖惩制度,严格依据制度按照时间节点推进项目实施进度。
(二)提高我办业务能力、加强业务培训。1.明确职责,提高工作效率。我办人员需通过平时工作需求和工作职责范畴,加强文件解读能力,明确本职工作职责范畴,提高我办整体工作效率。2.加强业务培训,精简办事。我办人员需加强业务能力培训,请求上级部门组织相关的培训,不断优化综合业务能力,精简准确时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做好档案归档工作。按照要求对照目录清单进一步完善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档案归档工作。
(五)持续做好防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坚决防止对象精准上“漏纳、错纳”、帮扶措施上 “没有帮、错位帮、数字帮 ”、风险消除上“消除不稳定、数字消、错位消、反转消 ”三种情况。同时运用好政府救助平台,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全面熟悉平台操作运行,持续做好群众宣传工作,提高使用率、知晓度。按照“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监管、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的要求,运用好监测成果,分类采取措施,制定一户一方案,进一步抓实监测对象未消除风险户帮扶措施的落实工作,针对未消除风险监测户制定一户一方案,根据制定的一户一方案,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落实过渡期各项政策。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精准施策。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措施,防止陷入福利陷阱;对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措施;坚持开放式帮扶、兜底保障帮扶和内生动力激发相结合的帮扶政策,不断促进群众稳定增收。
(六)常态化开展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就业帮扶政策宣传。一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确保有就业意愿的脱贫劳动力获得就业岗位推荐不低于3个。二是坚持以培训促就业为目标,把群众意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有针对性的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和技能帮扶行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及时组织召开招聘会,积极向用工企业推荐培训合格学员,确保培训项目和务工需求的精准对接,提高培训以后的务工就业率。三是强化雨露计划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供给,当年度雨露计划毕业生名单确定后由各相关部门进行数据比对,建立帮扶措施,积极促进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
(七)适时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研讨会。第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全镇及8个村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提高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想认识,抓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二是加强政策、业务及时更新与培训,提高政策知晓度。同时在会上积极沟通、探讨重点问题,将问题整改清零后及时更新我镇调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