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以来,迪庆州区域性极端强降水较多,洪涝地质灾害多发。迪庆州紧盯汛期多灾易灾区域和重点部位,加强灾害风险隐患巡查排查,提前果断转移危险区群众。其中,迪庆州应急管理局、德钦县应急管理局、燕门乡、霞若乡、粗卡桶村成功避险避灾典型案例被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作为典型案例予以肯定并通报表扬。
具体案例如下:
5月30日,根据云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提示,迪庆藏族自治州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对各县(市)、重点乡镇防汛工作进行了调度和安排部署。5月31日3 时许,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燕门乡、霞若乡遭遇强降雨天气,茨中河、春多乐河、珠巴拉河等河流水位大幅上涨,引发较为严重的汛情。4 时30分,燕门乡巴东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鲁俊文巡查排查时发现巴东河发生大规模山洪、泥石流,同时,霞若乡粗卡桶村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六兴华发现珠巴拉河克通过段水势流速凶猛,于是两位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员立即将情况上报至所辖乡镇防汛指挥部。乡指挥部接报后,迅速将汛情上报州县指挥部,并结合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水文监测数据,对汛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研判,认为几条河流及沿河区域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威胁,必须立即采取人员转移措施。随即,燕门乡、霞若乡启动了防汛应急预案,按照预先制定的转移路线和责任分工,组织工作人员分组迅速赶赴河流沿线居民区,共计转移 250户945人(其中燕门乡240户908人、霞若乡10户45 人)到安全区。此次山洪灾害造成燕门乡、霞若乡境内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大范围冲毁,沿江、河道一线居民农田、房屋不同程度塌方、倒塌,因灾前成功“抢跑”,实现了“零伤亡”的目标。